别名: 粉防己、粉寸己、汉防己、土防己、石蟾蜍、蟾蜍薯、倒地拱、白木香、猪大肠 来源: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粉防己 StephaniatetrandraS.Moore., 以根入药。 形态鉴别: 多年生草质草本,长达数米。根圆柱状而弯曲,形如猪大肠,直径3.5-5厘米,外皮淡棕色或棕褐色,有横长皮孔及裂纹,断面有菊花状的“蜘蛛网纹”。茎柔软,具扭曲的纵条纹,无毛,嫩苗通常紫红色。叶互生,叶柄盾状着生,叶片宽三角状卵形,长3-6.5厘米,宽5-7厘米,先端钝尖,基部楔形或略呈心形,全缘,下面粉绿色,两面均被柔毛。春、夏开黄白色小花,单性,雌雄异株,假总状花序腋生,分枝为小头状聚伞花序,萼片4,被毛,花瓣4,倒卵形,雄花含雄蕊4,花丝合生呈柱状,花药近圆形,雌花无退化雄蕊,心皮1,花柱3,核果球形,熟时红色,内果皮骨质,背部隆起,有小瘤状突起及横槽纹。 生境与分布: 野生于丘陵地带的草丛、灌木林中、路边、沟边、篱边荆棘丛间,以石灰岩山地生长较多。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主产于浙江、安徽、湖北、江西等地。 采集季节: 四季可采,以秋季白露采集为好。 药理作用: 1.镇痛作用:小剂量粉防己碱、粉防己流浸膏及粉防己煎剂有镇痛作用。较大剂量粉防己碱能加强硝酸士的宁的毒性作用,并缩短戊巴比妥钠的催眠时间,因此大剂量时镇痛作用减弱。 2.粉防己碱小量(1:40万-1:10万浓度)使离体蟾蜍心脏收缩力增强,振幅加大。1:1万的浓度对心肌微有抑制作用,心博变慢,并扩张周围血管,使血压降低,同时使局部血液及淋巴液循环通畅,使炎性病变易于恢复,故有消炎作用。 3.小剂量对肾脏有刺激作用,使尿量增加,大剂量则抑制,使尿量减少。 4.松弛骨骼肌的作用:小白鼠腹腔注射粉防己总碱25毫克/公斤,可使其下肢肌肉松弛。 5.粉防己碱对家兔的人工发热有解热作用。 6.粉防己碱有抗阿米巴原虫的作用。 7.粉防己碱有轻度的抗过敏性休克的作用。但无抗组织胺休克的作用。 8.抑菌试验:本品对志贺氏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羊毛状小芽胞癣菌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 苦、辛、寒。利水消肿,祛风除湿,行气止痛。 主治用法: 水肿,小便不利,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病,外用治毒蛇咬伤,痈疖肿毒。用量5-10克。外用适量,鲜根捣烂敷患处。 参考配方: 1.四肢浮肿:粉防己、黄芪、白术各10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 2.各种神经痛:粉防己2-3克,苯海拉明25毫克,1次服,每日2-3次。 3.腰痛、筋骨痛:粉防己鲜根适量,捣烂外敷。另用粉防己6克,水煎服。 老伤久治不愈:粉防己根10克,山木通30克,大血藤30克,酒1斤,浸3-5日,每次饮酒15-30毫升。 ————以上内容转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