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王思梦(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3) 摘要:激素依赖性皮炎根据其病机分为:毒邪侵袭火毒炽盛,郁久化热生风;毒邪日久留而不去,体内湿热蕴蒸,郁于肌肤而发;病久药毒灼伤津液,阴血不足,血虚风燥,肌肤失于濡养。根据激素依赖性皮炎不同病机及发病阶段的临床表现,将本病分为风热蕴肤、湿热蕴结、血热内盛、阴虚血燥、血瘀5种证型。 中医辨证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除了采用中药治疗外,还有自血疗法、中药熏蒸等。 关键词:激素依赖性皮炎;辨证论治;风热蕴肤证;湿热蕴结证;血热内盛证;阴虚血燥证;血瘀证 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由于长期反复不当的外用含有皮质类固醇激素的药物引起的皮炎。一旦停药会导致原有皮肤病复发、加重,临床表现为红斑、丘疹、潮红、毛细血管扩张、干燥脱屑、肿胀、色素改变、痤疮样或酒渣鼻样皮损、多毛等多形性损害,自觉瘙痒、灼热和紧绷等。 中医认为,激素性属辛燥、甘温,长期使用激素,毒邪外侵肌肤腠理,精血耗损,卫外不固,风湿热毒内蕴,肌肤失去濡养,发为本病。激素依赖性皮炎为近年来出现的新病种,在传统医学中并无独立记载。相关内容散见于中医药毒、面游风等论述中,因禀赋不耐,邪毒侵犯所致,或外毒长期侵袭而致病,或内外因相合而发病,但究其病机可分为3类: ①毒邪侵袭火毒炽盛,郁久化热生风,以皮肤瘙痒、干燥、灼热为主; ②毒邪日久留而不去,体内湿热蕴蒸,郁于肌肤而发,以皮肤红肿、渗液、毛细血管扩张等为主; ③病久药毒灼伤津液,阴血不足,血虚风燥,肌肤失于濡养,而以皮肤潮红、干燥、有紧绷感和灼热感为主。 该病病机虽然大致分为3类,但在临床上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个体的差异或疾病在发生发展、逐渐恢复的过程中,会出现相互夹杂的病机。 1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本病,是将积聚于人体内的热毒引发出来而予以清除,同时改善体质,令相关机能恢复正常状态,治疗原则以凉血解毒为主,清热燥(利)湿、祛风止痒为辅。临床治疗过程中进行辨证施治,在基础方上进行加减,常可提高疗效。 2中医分型及辨证论治 笔者参考有关中西医文献及相关书籍,并结合临床体会,根据激素依赖性皮炎不同病机及发病阶段的临床表现,将本病分为风热蕴肤、湿热蕴结、血热内盛、阴虚血燥、血瘀5种证型。 2.1风热蕴肤证 症见:皮损色红,其上为红斑或丘疹,自觉瘙痒,灼热,心烦,口干,小便微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止痒,方选消风散加减。李红兵等使用荆芥、防风、蝉蜕疏风止痒,使风邪从肌肤外透,加黄柏、赤芍、虎杖加强清利,茯苓健脾渗湿兼防苦寒伤胃,当归、生地黄养血活血,凉血熄风止痒,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疏风除湿,清热止痒之效。 朱明泉等自拟疏风清热汤治疗该病,应用桑叶、菊花、牛蒡子疏散风热,金银花、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知母清热泻火,地肤子利湿祛风止痒。方中药物作用机理明确,如金银花、黄芩等均具有杀菌消炎、抗感染抗变态反应的作用。 2.2湿热蕴结证 症见:患处红斑、丘疹、脓疱,此起彼伏,反复发作,局部皮肤油腻,严重者灼热剧痒,伴口干黏腻,纳谷不香,大便燥结,小便黄赤,或有发热,苔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解毒。 韩焕莉等认为大多患者素体湿热,再久用温燥之品,外邪入侵,毒邪互结,自拟清热利湿汤方,菊花、金银花、生地黄、生槐花清热解毒,茯苓、薏苡仁健脾利湿,诸药共奏清热利湿之效。 李会申等方选茵陈蒿汤,药用茵陈清热燥湿,发汗使湿热从汗而出,栀子通利三焦,使湿热从小便而去,大黄荡涤胃肠,不但能协助茵陈、栀子以泻郁热,并能通大便、推陈致新,导湿热从大便而去,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利湿止痒之功。 2.3热毒入营证 症见:皮疹鲜红或紫红,甚则为紫斑,少有脓疱,自觉瘙痒,疼痛轻微,灼热感明显,常伴心烦,口渴不欲饮,大便干结,舌红绛,苔少或镜面舌,脉洪数。 吴妍静自拟凉血地黄汤加减以凉血清热,解毒护阴,石膏、知母,二药相须为用清热泻火,加生地黄、牡丹皮凉血滋阴除烦,清热中兼顾养阴,有效缓解潮红、瘙痒症状,并安抚患者烦躁不安的情绪,配合消风散加减治疗瘙痒效果更好。 2.4阴虚血燥证 郑爱平认为激素为助阳生热之药,又有生热耗津、亢阳伤阴之弊,病程较久时,出现阴虚血燥之象:皮肤潮红、干燥、有紧绷感,色素沉着、减退或瘙痒,抓破后可有脱屑,可伴头晕,失眠多梦,口干,手足心热,舌红苔薄,脉沉或弦细。治宜养血祛风,润燥止痒,方选当归饮子加减。心烦失眠者,加炒酸枣仁、夜交藤;瘙痒甚者,加全蝎、地骨皮。 丁晓华等在内服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养血润肤湿敷剂外敷:方中何首乌、当归养血祛风,通络止痒;大黄、紫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黄精杀虫解毒,温阳助寒。 2.5血瘀证 皮损反复不愈,颜色暗红,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细缓。治宜活血化瘀,解毒通络。 朱世华认为皮损部血管扩张宜加用三棱、莪术等活血化瘀药。杨新伟等提到本病缠绵难愈、愈后复发的根本原因是面部气血瘀滞、毒邪不能透泄,故使用艾灸温经通络,使局部气血流通,让毒邪从汗而解。 3其他疗法 3.1自血疗法 选取穴位注射自身血液,能诱导和激发身体的免疫系统产生非特异性免疫作用,从而产生非特异性的脱敏、抗炎等治疗作用。王剑锋等分别取穴曲池、血海、足三里,进行自血疗法,每次双侧取穴,轮换使用。自血疗法结合消风散加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本病的复发率,是中西医结合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3.2中药熏蒸许月清等选用黄芩、苍术、杠板归、马齿苋、苦参、白鲜皮等,使用熏蒸按摩治疗机对患者进行熏蒸治疗,疗效显著。中药熏蒸治疗,可使面部毛孔扩张,瘀积的皮脂得以排出;熏蒸的温湿作用,使毛孔皮脂导管的角化异常得以缓解,阻止病变进一步发展。 4体会 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疾病,常反复发作,长期存在,经久难愈,且常易误诊,患者饱受病痛折磨。 目前,现代医学对激素依赖性皮炎尚无理想疗法,主要是采取逐渐递减激素药物的用量,再配合抗菌消炎,抗过敏药物治疗,直到全部撤除激素药物,效果不甚理想。 中医根据患者个人体质特点、具体临床症状以及治疗阶段,辨证论治,副作用小,但恢复较慢,疗程较长,需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皮肤屏障已被破坏,抵抗力严重下降,对外界的刺激更加敏感,在皮肤康复阶段治疗的重点是重建并巩固皮肤屏障,同时加强皮肤防护,尽量避免外界刺激,中西医结合治疗,内服外用,能提高药物疗效,缩短疗程。 参考文献:略 |